fbpx
2019年4月15日的一場意外大火,燒毀了具有850年歷史在巴黎的第一座哥德式建築。

聖母院地處偏遠,導致救援不易,這場大火總計出動了400名消防人員,儘管歷史資產的巨大損失難以估計,但在消防人員的全力搶救下,透過人鏈的方式將聖母院的著名遺物,包括荊棘王冠、聖路易斯外套等搶救出來。在控制火勢後,初步判定尖塔、屋頂已遭火舌吞沒,而兩座主塔、拱頂、玫瑰花窗受到損傷但並未倒塌及嚴重損毀,許多專家也陸續進行其他收藏品的搶救和修補作業。

至此馬克宏發動募款,承諾在五年內重建聖母院(2024巴黎奧運前)。

其中法國石油大廠道達爾集團(Total)和開雲集團(Kering)各捐1億歐元,法國億萬富翁Bernard Arnault和旗下路億威登集團(LVMH)以及萊雅集團(L’Oreal)各捐2億歐元。

重建期間遭遇問題不斷

問題要回朔到發生大火前的幾週,原先就已排定的古蹟維護作業,已在塔尖四周安置重達200噸、約四萬隻的鷹架,其中的一半位於離地約40公尺的高度。大火燒毀了聖母院的塔尖和屋頂,鷹架也在高溫中被鑄蝕到嚴重變形,已失去原有的剛性有坍塌的危險,也間接危及到被包覆的建築物。官方經過評估需先加強建築物的結構後儘快拆除外部的鷹架。

鷹架拆除工程又是另一項危險艱巨的挑戰,工作人員必須先穩固部分的鷹架,再用繩吊進入現場,將毀壞的鋁條鋸斷再分批分區吊掛出聖母院。

大火期間產生的高溫及濃煙,除了對建築物產生直接的傷害外,由於12世紀的建築使用大量的鉛元素,燃燒後產生的鉛塵隨空氣散佈至整個城市,鉛中毒會導致認知能力永久喪失、癲癇、昏迷或死亡,尤其對孕婦和幼兒最致命。經後續環境及生物採樣,也確實發現鉛含量較災前高出了不少。

巴黎素有雨都之稱,在大火侵蝕過後的聖母院再經長期的雨水侵蝕,早已失去原有的抗風能力。秋天突然颳起了40公里的強風,也因此中斷了修復的工作。緊接著新冠病毒襲擊歐洲,停工及封城的政策,已讓工程延宕了大半年。

儘管收到各界的高額捐款,但教堂方面表示,許多筆捐款資金其實都還沒有到位,如今疫情過後的經濟大蕭條,又恐為修復款項增添變數。

除了與2024的修復限期賽跑外,聖母院修復工程其實仍面臨許多挑戰(包含建築結構、環境、氣候、疫情等原因)。

3D掃描還原建築設計

已故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Andrew Tallon,因腦癌不幸辭世,但他於2015年在聖母院內外的50多個地點進行了全景掃描,收集了逾10億個數據資料,能協助還原聖母院的原始面貌。

Tallon將雷射光儀器安裝到三腳架上並放置在建物中心,透過雷射光束掃描該區域,當雷射光撞擊到物體表面時光束會反彈回來,並藉由測量光束返回所花時間來記錄任何支撐或樑柱的確切位置和表面樣式。同時,利用全景相片為輔,將相片與掃描圖重疊,還原出掃描點上的物體的真實顏色。

融合現代風格 or 原樣重建 ?

總統馬克宏提出了融合現代的建築想法,很多很巧妙的設計概念油然而生,像是水晶玻璃的塔尖及屋頂、無邊際泳池、智慧停車場、LV概念等等。

source:Ulf Mejergren Architects
source:Pedro Ribs
Notre-Dame outrageous proposals
source:Yung Yonge and Rob Cross
picture:www.dezeen.com

最終於今年7月的專家會議中,決議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將盡可能地恢復大火之前、原始的哥德式設計。

重建之路在疫情下更顯艱困,每塊石頭、每個文化細節都被細心保存等待重建完成的那一天。

https://dotdotlan.online/blog/2020/10/30/%e5%9c%a8%e6%b3%95%e5%9c%8b%e5%b7%b4%e9%bb%8e%e9%81%87%e8%a6%8b%e6%b5%aa%e6%bc%ab-jane-wood-paris/

歡迎來到典典藍A&N

小小歐洲夢開啟世界的大門,喜歡旅遊,愛上歐洲人文風情,期盼能帶回不一樣的藝術設計與歐洲風情。

我們提供設計師服飾,舉凡法式洋裝、義大利小禮服晚宴服、工匠限量真皮包,所有商品皆在歐洲設計製造,剪裁與做工細緻,免國際運費及關稅直送到府,讓妳輕鬆入手歐洲高品質商品。購物站台逛逛: 
https://dotdotlan.online

更多歐洲設計師服飾與歐洲小情報在我們的粉絲團,手刀按讚追蹤:

You might also enjoy: